浴室廁所防水工程

商品名稱:

浴室廁所防水工程

詳細介紹:

浴室與廁所屬於高濕度、高使用頻率的空間,防水工程是確保建築結構不受水氣侵蝕的關鍵工序。良好的防水工程能夠防止水分滲透至樓板、牆體,避免發霉、剝落及結構損壞,確保浴室長久耐用且維護方便。以下為浴室廁所防水工程的專業敘述,涵蓋防水施工的標準流程、材料選擇、施工細節及品質驗收標準。


1. 防水工程的必要性

浴室與廁所的日常使用會產生大量水氣與濕氣,若未做好防水,容易導致以下問題:

  • 牆體滲水:造成漆面剝落、壁癌、發霉,影響居住品質。
  • 樓板滲漏:水分滲入樓下住戶,造成鄰里糾紛與損壞建築結構。
  • 地板翹曲:防水層未妥善處理,地磚受潮後膨脹變形。
  • 管線漏水:水管破損或接縫處防水不佳,滲透牆體結構。

2. 浴室廁所防水施工步驟

(1) 施工前準備

  1. 現場評估

    • 檢查基面是否有裂縫、凹凸不平、舊有滲漏問題。
    • 判斷防水施工範圍,如地面、牆面、天花板、管道周圍。
  2. 清理基面

    • 清除舊有磁磚、油污、灰塵,確保防水塗料能夠緊密附著。
    • 修補裂縫並找平,避免施工後產生積水或防水層不均勻。
  3. 施工防水層的高度標準

    • 地面防水:全區覆蓋,並上翻牆面至少30cm
    • 淋浴區防水:建議牆面防水高度達180cm以上。
    • 馬桶周圍:防水上翻至50cm,確保馬桶底部不滲漏。

(2) 防水層施作

  1. 材料選擇

    • 水泥基防水材料(K11、柔性防水漿料):適用於牆面及地面,能夠防止毛細孔滲透。
    • 高彈性防水塗料(PU防水塗料):適用於地面,具良好彈性與抗裂性。
    • 滲透型防水劑:適用於基層處理,強化水泥表面的抗滲性。
  2. 防水塗佈程序

    • 第一道塗佈:以滾筒或毛刷均勻塗抹,確保無氣泡或間隙,塗抹厚度約1~2mm。
    • 第二道塗佈:第一道乾燥後,交叉方向再次塗佈,增強防水層強度。
    • 重點區域加強:管道周圍、地漏、牆角使用補強層(如玻纖網布)加強防水效果。
  3. 施工厚度標準

    • 地面防水層厚度應達3~5mm,牆面防水層至少1.5~2mm
  4. 養護與乾燥

    • 每道防水層需養護24小時,確保完全乾燥後進行下一步施工。

(3) 防水層檢測與驗收

  1. 閉水測試(灌水試驗)

    • 在地面築起擋水牆,蓄水5~10cm,保持48小時,觀察是否有滲漏情況。
    • 樓下天花板不得出現濕漬、滴水現象。
  2. 淋水測試

    • 針對牆面,以連續灑水方式測試24小時,檢查是否有局部滲透情況。
  3. 裂縫檢查

    • 檢查地面、牆面防水層是否有氣泡、裂縫,並進行修補。

3. 施工細節注意事項

  1. 接縫與角落強化處理

    • 牆地交接處、管道周圍等滲水高風險區域,應施作圓弧處理,避免應力集中造成裂縫。
    • 使用耐水膠帶或玻璃纖維布輔助加強防水效果。
  2. 地面坡度設計

    • 排水坡度應符合1~3%的標準,確保水流順暢,避免積水影響防水層壽命。
  3. 管道防水

    • 管道穿越樓板或牆體時,應使用防水套管,並填補防水砂漿以確保密封性。
  4. 磁磚鋪設注意

    • 在鋪設磁磚前,需確認防水層完全乾燥。
    • 磁磚接縫使用防霉填縫劑,以避免水氣滲入底層。

4. 防水材料選擇建議

材料類型特性適用範圍
K11水泥基防水漿料抗滲透、耐高溫牆面、地面基礎防水
PU聚氨酯防水塗料高彈性、耐久性佳地面、陰角強化
矽膠填縫劑抗霉、防水性佳磁磚縫隙、收邊處
瀝青防水塗料耐水壓、抗滲透地下室、潮濕環境

5. 日常保養與維護建議

為確保浴室防水效果持久,日常應注意:

  • 避免地面長時間積水,定期清理排水孔。
  • 定期檢查接縫處的填縫劑是否老化脫落,及早修補。
  • 使用中性清潔劑清潔地面,避免強酸強鹼腐蝕防水層。
  • 每年進行滲水檢查,確保防水層完整無破損。

透過專業的浴室廁所防水工程施作,能有效保障空間的防水性能,延長建築物使用壽命,並提升生活品質。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