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空間規劃

商品名稱:

浴室空間規劃

詳細介紹:

浴室是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私密空間,其設計規劃需兼顧功能性、美觀性、耐用性及安全性。良好的浴室空間規劃不僅能提升使用舒適度,還能有效管理空間,確保排水與通風系統順暢,避免潮濕與發霉問題。以下將從空間配置、動線規劃、設備選擇、收納設計及通風照明等方面進行專業敘述,提供浴室設計的標準與要點。


1. 浴室空間規劃的基本原則

在規劃浴室時,需考慮以下幾項基本原則,以確保空間的舒適與實用性:

  1. 乾溼分離設計

    • 避免水氣擴散至乾區,保持地面乾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 乾區與濕區應以玻璃拉門、隔斷或地面高低差進行區隔。
  2. 動線流暢

    • 依據使用習慣合理規劃,確保盥洗、如廁、淋浴之間的動線順暢,避免交叉干擾。
  3. 安全性考量

    • 地面應選用防滑磁磚,避免跌倒意外。
    • 設置扶手與防滑墊,尤其適用於老人與兒童使用的浴室。
  4. 易清潔設計

    • 選擇耐髒、抗菌的建材,如抗污防霉瓷磚與一體成型浴櫃。
    • 盡量減少死角設計,避免積水及髒污堆積。
  5. 設備耐用度

    • 選擇防潮防鏽材質,確保水龍頭、鏡櫃、五金配件等能長期使用。

2. 浴室空間配置規劃

根據浴室大小,可劃分以下功能區域:

(1) 盥洗區(乾區)

  • 配置項目:洗手台、鏡櫃、收納櫃。
  • 空間建議:
    • 洗手台與牆面的淨寬應至少80cm,確保使用舒適。
    • 鏡櫃高度需與使用者視線高度相符,通常距地120-150cm
    • 下方設計儲物櫃,可收納衛浴用品,減少雜亂感。

(2) 淋浴區(濕區)

  • 配置項目:淋浴拉門、花灑、置物架。
  • 空間建議:
    • 淋浴區尺寸建議至少90x90cm,確保活動空間。
    • 牆面設置防水收納架,放置沐浴用品,避免地面雜亂。
    • 安裝玻璃隔斷或浴簾,確保乾濕分離。

(3) 如廁區

  • 配置項目:馬桶、衛生紙架、置物架。
  • 空間建議:
    • 馬桶與牆面距離至少60cm,保持舒適距離。
    • 選擇壁掛式或節水型馬桶,節省空間且易於清潔。
    • 安裝置物架,便於放置衛生紙、清潔用品等。

(4) 收納區

  • 配置項目:鏡櫃、壁掛式收納櫃。
  • 空間建議:
    • 利用牆面高度增加垂直收納空間,避免地面擁擠。
    • 可選擇內嵌式收納櫃,既美觀又省空間。

3. 浴室空間尺寸標準參考

在規劃浴室時,需考慮人體工學與標準尺寸,以下提供常見設計標準:

項目最佳尺寸(cm)
洗手台寬度60-90
馬桶前方空間至少60-80
淋浴區空間90x90 或 120x80
浴室門寬最少60-70
鏡櫃高度120-150(視使用者身高)
乾溼分離間隔180(高度)

4. 浴室通風與照明設計

良好的通風與照明是浴室規劃的重要環節,有助於防止發霉並提升舒適度。

(1) 通風系統

  • 排風設備:建議安裝換氣扇,確保濕氣能迅速排出,避免霉菌孳生。
  • 自然通風:優先設置窗戶,確保空氣對流,避免悶熱潮濕。
  • 通風管路:需選擇防潮耐腐蝕材料,並確保設置逆止閥,避免異味倒灌。

(2) 照明設計

  • 主照明:選擇防水LED燈具,提供均勻明亮的光源。
  • 局部照明:在鏡子上方安裝燈具,避免陰影影響使用。
  • 色溫建議:選擇4000K左右的自然光,兼具明亮與舒適度。

5. 浴室裝修材質選擇

在選擇浴室裝修材料時,需考慮防水性、耐用性及美觀性,以下為常見材質建議:

  • 地板材質:防滑瓷磚、石英磚(避免使用光滑材質以防跌倒)。
  • 牆面材質:陶瓷磚、大理石、不鏽鋼(易於清潔並防止發霉)。
  • 天花板材質:防潮PVC、鋁合金扣板(耐濕不變形)。
  • 櫃體材質:防潮木材、PVC板、不鏽鋼(避免因潮濕變形或發霉)。

6. 智能化浴室規劃趨勢

現代浴室逐漸引入智能化設計,提高便利性與節能效果:

  • 智能馬桶:具備自動沖水、暖座、烘乾功能。
  • 感應龍頭:節水設計,減少水資源浪費。
  • 智能鏡櫃:內建LED照明、除霧功能。
  • 地暖系統:提供冬季保暖,提升舒適度。

透過專業的浴室空間規劃,可有效提升使用體驗,並確保浴室的耐用性與便利性。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