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牆面,內牆採硬底工法鋪貼磁磚,面磚鋪貼之施工程序。

商品名稱:

鋼筋混凝土牆面,內牆採硬底工法鋪貼磁磚,面磚鋪貼之施工程序。

詳細介紹:
  1. 一. 準備工作

 

1.鋪貼前應先檢查施工面是否備妥,並將施工面清除乾淨。

 

2.施作灰誌,1:3 水泥砂漿打底。

 

3.先求出施工面之中間基準線並按面磚之規格放樣。

二. 面磚鋪貼與抹縫

  1. 面磚鋪貼時,應力求平整,縱橫方向務求正直,磚縫寬度均勻、平順,台度上端除特別規定者外用單邊圓,如遇柱陽角處,應用雙邊圓。

 

  1. 面磚之顏色及圖樣及搭配方式應依施工圖及核准之樣品施作。

 

  1. 接著劑之使用,應依核准之技術資料及說明施工,抹漿厚約 5~8mm,並以鋸齒鏝刀鏝出波浪條紋以增加接著面,壁磚背面亦須抹漿。

 

  1. 面磚鋪貼應自中間基準線向左右兩邊鋪貼,並予以適當調整,原則上應為整磚。裁切面磚並應減至最少。

 

  1. 面磚裁切之切口應平順整齊。

 

  1. 抹、勾縫:磁磚磚舖貼應依放樣之水平及垂直墨線為基準舖貼,以工具(槌柄)輕敲壓貼嵌入水泥漿中,並調整面磚位置及縫寬。除另有規定外,磚縫寬度不得小於 3 mm 或大於 12mm,顏色須送樣經認可後方得使用。

 

  1. 磚面上應擦抹乾淨,不得留有泥漿,凡遇有管洞之處必須照管洞形式開鑿後鑲入。

 

  1. 許可差:鋪貼完成之表面,於任意之 3m 圍內許可差不得大於±3mm
  2. 三. 清潔及保護
  3. 貼著及抹、勾縫完成後,磁磚面應立即清洗,以免其他物質接著其上。

 

  1. 完成之磁磚面應保持乾淨,避免裂紋、缺口、破損、空隙或其他缺點。

 

鋼筋混凝土牆面上採用硬底工法鋪貼磁磚是一個需要精確施工的工程。硬底工法指的是在基層表面施作一層厚度較大的砂漿層來作為鋪磚的基底,這樣能夠保證磁磚的粘結牢固性並提高牆面整體的穩定性。以下是鋼筋混凝土牆面硬底工法鋪貼磁磚的施工程序和注意事項:

1. 基層處理與檢查

在開始鋪貼磁磚之前,必須對鋼筋混凝土牆面進行充分的檢查與處理,以確保施工的穩定性和效果。

  • 牆面清潔:鋼筋混凝土牆面需確保無灰塵、油污、浮漿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會影響膠水與基層的黏結強度。使用刷子或高壓水槍清潔牆面,並等牆面乾燥。
  • 平整度檢查:檢查牆面是否平整,若有顯著不平,應使用修補砂漿進行修補,使牆面達到預定的平整度要求,避免影響磁磚的鋪貼效果。

2. 硬底工法砂漿施作

硬底工法的核心是使用一層砂漿來固定磁磚,這層砂漿提供了良好的基底支持。

  • 砂漿配比:選擇適當的砂漿配比,常見的配比為1:3或1:4(水泥:沙子),可以根據牆面需求和預期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整。砂漿中應添加合適的增強劑或防水劑,尤其在潮濕環境中需要增強砂漿的防水性。
  • 砂漿塗抹厚度:硬底工法的砂漿層應塗抹在牆面上,厚度通常為15-25mm,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在塗抹砂漿時,應確保其均勻分佈,並使用刮板將其抹平。
  • 打底養護:砂漿塗抹完成後,應靜置養護24小時以上,使砂漿充分乾固。如果牆面處於潮濕環境中,可以延長養護時間,直到砂漿乾透。

3. 基準線設置

設置基準線是鋪貼磁磚時確保其整齊、對稱的關鍵步驟。

  • 水平與垂直基準線:使用激光水平儀或水平尺在牆面上設置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基準線。基準線能作為鋪磚的參考,保證磁磚鋪設平整並且不會出現傾斜。
  • 檢查牆面對稱性:特別是如果鋪設的磁磚尺寸較大時,應確認基準線對稱,以避免鋪設時出現偏差。

4. 選擇與準備黏結劑

選擇適合的黏結劑是保證磁磚鋪設質量的重要步驟。

  • 黏結劑選擇:根據牆面材質(鋼筋混凝土)和使用環境選擇合適的黏結劑。對於硬底工法,通常選擇高強度的水泥基黏結劑或改性水泥膠水。這些膠水能提供強大的粘結力,保證磁磚長期牢固附著。
  • 膠水混合:根據產品說明,將膠水與水按比例混合,使用電動攪拌機充分攪拌至均勻無顆粒。混合後的膠水需要在一定時間內使用,因此要根據施工進度準備好合適量的膠水。

5. 磁磚鋪貼過程

磁磚鋪貼是整個過程的核心,精確的操作可以確保磁磚的外觀整齊並且粘結牢固。

  • 施膠:使用齒形刮刀將膠水均勻塗抹在硬底砂漿層上,塗抹的範圍不應過大,避免膠水乾燥過快。對於大面積的牆面,應分段施工,每次只施膠一定範圍的牆面,以便即時鋪設磁磚。
  • 鋪設磁磚:將磁磚輕輕按壓在牆面上,確保與黏結劑充分接觸。可以使用橡膠錘輕輕敲擊磁磚表面,使其完全嵌入膠水中,確保黏結牢固。
  • 對齊基準線:根據已設置的基準線,將每塊磁磚對齊,確保磁磚縫隙均勻且水平垂直。使用縫隙定位器保持磁磚間的縫隙一致。

6. 磁磚間縫隙處理

在鋪設過程中,磁磚之間的縫隙處理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這不僅影響美觀,還能防止水分進入造成問題。

  • 縫隙設置:根據磁磚的大小及設計需求設置合適的縫隙,一般為1.5mm到3mm。應選擇專業的定位工具來確保縫隙的一致性。
  • 填縫劑選擇:填縫時,選擇與磁磚顏色匹配的填縫劑,並確保其防水、防潮和抗裂性能,特別是在潮濕區域。
  • 填縫作業:使用橡膠抹子將填縫劑均勻地填入縫隙中,並用抹子刮平表面,去除多餘的填縫劑。填縫完成後,使用濕布輕輕擦拭磁磚表面,清除殘留的填縫劑。

7. 養護與保養

鋪設完成後的養護對於延長磁磚使用壽命非常重要。

  • 養護期間避免水分:在磁磚鋪設完成後的24至48小時內,應避免接觸水分或過多的外力,讓膠水充分固化。養護期間應保持室內的通風與乾燥,避免水分過多影響黏結劑的強度。
  • 養護期內避免強烈撞擊:避免在養護期間對牆面施加強烈的撞擊力,以免磁磚移位或黏結劑未完全乾固。

8. 最終檢查與修整

鋪設完成後,進行全面檢查以確保施工質量。

  • 檢查磁磚位置與對齊:檢查所有磁磚是否對齊基準線,縫隙是否均勻,確保整體視覺效果平整、對稱。
  • 檢查縫隙填補情況:確保填縫劑完全填滿縫隙,並且表面平整無多餘的填縫劑殘留。
  • 檢查表面光滑性:檢查磁磚表面是否光滑,沒有明顯的瑕疵或破損。

結論

鋼筋混凝土牆面採用硬底工法鋪貼磁磚是一項技術要求高的工程,涉及到基層準備、黏結劑選擇、磁磚鋪設、填縫處理以及養護等多個步驟。正確的施工程序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是確保磁磚穩定粘結並達到理想效果的關鍵。

 

 

^
TOP